《长江日报》记者柯兵知道自由撰稿人熊丙奇不是专家教授
【仅供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讨论研究参考,初稿,待充实修改】
《百度百科》介绍,《长江日报》是一份以时政、经济新闻为主要特色的权威大报,现为中共武汉市委机关报,是读者心目中最有话语权的报纸,同时也是数十万机关干部的必读报纸,是高端消费群的锁定报纸。《长江日报》是中国中部发行量最大的城市综合性对开大报,中共武汉市委机关报,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的旗舰。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日报与时俱进,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从机关报的性质、地位、功能、优势出发,明确提出“主流媒体、权威报道”的办报理念,办报水平与质量不断提高,名版、名栏、名篇层出不穷。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社长、党委书记杨世桥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党委副书记兼副社长(副董事长)陈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蔡传雄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吴冬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武汉晚报总编辑范洪涛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经理夏武全
长江日报副总编辑刘洪波
2011年7月18日,《长江日报》(记者 万建辉)《南科大首届理事会半数是官员 教育评论家熊丙奇 直言比例过高》:17日,南科大首届理事会半数是官员的报道经网络广为传播,仅新浪网就有近4000名网友热议。著名教育评论家、上海交大教授熊丙奇昨日就此事称,政府举办大学是为了国民利益,不是为了政府的利益,公办大学成立理事会就是为了防止政府直接办学,南科大理事会官员超过半数,比例无疑过高。
http://cjrb.cjn.cn/html/2011-07/18/content_4856538.htm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长江日报》记者万建辉吹捧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为“教育评论家”。(熊丙奇的专业技术职称是编审,不是教授。白薯不是红薯。)
2012年3月13日,《长江日报》(记者 朱建华)《大学校名“迷人眼”多所民校获“金字招牌”》: 武昌工学院是民办还是公办?今后,仅凭校名将很难判断高校“身份”。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昨日表示,此前仅从校名上就能判断出学校性质,是对民办高校的一种“歧视”。高校公平竞争,应该更多地消除在招生、就业等方面“歧视”民办高校的政策。有了好校名,民办高校应该提高质量、规范办学。
http://e.cjn.cn/cjrb/html/2012-03/13/content_4975424.htm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长江日报》记者 朱建华错称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为教授。(熊丙奇的专业技术职称是编审,不是教授。白薯不是红薯。不要滥竽充数。)
2012年4月10日,《长江日报》(记者 朱建华)《熊丙奇:营利性民办高校像企业可交易》: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昨日表示,独立学院从性质上来说属于民办高校,能否挂牌交易关键要看属于营利性学校还是非营利性学校。 熊丙奇认为,定位是营利性的民办高校其实就像是一家企业。如果作为企业的话,那么《公司法》所规定的挂牌交易等行为都可以有。如果定位是非营利性的民办高校,没有收入可分配,则无法挂牌交易。
http://news.cjn.cn/sywh/201204/t1751831.htm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长江日报》记者朱建华知道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不是专家学者。
2012年8月7日,《长江日报》(记者朱建华)《一些考生收到国外高校录取通知书,却仍参加国内高考并填报志愿,被录取后又不去就读。为什么?奖励政策促使高考生假报考》: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昨日表示,诱使出国考生假报考国内高校的根源,在于皆大欢喜的利益驱使。他说,准备出国、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在学校和教师动员下参加国内高考,如果被录取,学校有面子,教师有奖金,最后是皆大欢喜。
http://e.cjn.cn/cjrb/html/2012-08/07/content_5046017.htm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长江日报》记者朱建华错把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当专家教授。(熊丙奇的专业技术职称是编审,不是教授。白薯不是红薯。不要滥竽充数。)
2013年11月5日,《长江日报》(记者屈建成 通讯员王凤燕)《文学院教授频遭学生追问:学中文有什么用?高校中文专业招生人气走低》: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分析说,目前传统的基础学科文、史、哲、数、理、化都不受学生待见,这主要是功利主义思想导致。
http://whwb.cjn.cn/html/2013-11/05/content_5246211.htm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长江日报》记者屈建成知道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不是专家学者。
2013年11月10日,《长江日报》(记者屈建成 通讯员王凤燕)《功利化导致基础学科不受待见》: 昨天,在接受采访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不仅是中文专业,传统的基础学科文、史、哲、数、理、化都不受待见。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一切主要是功利化导致。
http://whwb.cjn.cn/html/2013-11/10/content_5248326.htm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长江日报》记者屈建成知道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不是专家学者。
2014年2月18日,《长江日报》(记者宋兰兰 黄琪)《武汉所有小学明年划片就近入学 按教育部要求,下月底之前公布细化方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昨日认为,要真正实现就近入学,最主要的是消除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办学质量的差异。
http://cjrb.cjn.cn/html/2014-02/18/content_5290293.htm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长江日报》记者宋兰兰 黄琪知道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不是专家学者。
2014年3月2日,《长江日报》(记者屈建成)《各高校为奥赛获奖者降低录取分数线 5000奥赛高手成自主考试最大赢家》:今年的自主招生考试大军中,多了一个新群体,那就是在全国奥赛中获奖但未进入“国家队”集训名单的考生。虽然被取消了保送资格,但他们因享受高校巨大优惠政策而成最大赢家。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全民奥赛”不正常,但高校自主招生青睐奥赛获奖者却很正常。因为对于学生的个性和兴趣,高校在招生中通过奥赛来观察、评价学生的学科特长是很正常的。不仅我国高校如此,国外大学在综合评价一名申请者时,奥数也是考察的指标之一。
http://whwb.cjn.cn/html/2014-03/02/content_5294631.htm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长江日报》记者屈建成知道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不是专家学者。
2014年3月7日,《长江日报》(记者屈建成)《高校自主招生饱受质疑 改革呼声一再响起
“尖子生的游戏”如何玩下去?要想柳暗花明自主招生得放权自主招生经历三大变化十多年饱受诟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不管是单校考试,还是联盟考试,尽管考试科目从以前的五门、七门变成了现在的两门,但都是学科考试,其考试方式和目的都是以高考的形式来掐尖抢生源。说到底,自主招生只是尖子生的游戏。所以自主招生考试又被称之为小高考。
http://whwb.cjn.cn/html/2014-03/07/content_5296418.htm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长江日报》记者屈建成知道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不是专家学者。
2014年5月1日,《长江日报》(记者记者屈建成 李晗 通讯员司文超 蓝静 夏艳红 甘海莹)《今年秋季起,我国研究生告别“公费时代” 武大奖学金新政打破“大锅饭” 奖助收入最高相差过10万优秀在读博士年入15万超白领》: 对于研究生收费的改革,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持肯定态度。他认为,新政后,研究生必须通过自身努力,才能申请到全额奖学金,这种打破“大锅饭”的做法,自然就会激励学生努力求学,而不是在学校中“混日子”。
http://whwb.cjn.cn/html/2014-05/01/content_5317585.htm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长江日报》记者屈建成错把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当专家。
2014年8月20日,《长江日报》(记者屈建成)《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今年实行 湖北公布奖助学金政策 博士生一年最多可拿5万元专家叫好:奖学金发放打破“大锅饭”,能激励学生勤奋求学》:对此,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叫好。他说,以前不收费,大学几年许多大学生都是混下来的。全面收费后,研究生只有努力学习,才能申请到全额奖学金,这种打破“大锅饭”的做法,能激励学生勤奋求学。
http://whwb.cjn.cn/html/2014-08/20/content_5358320.htm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长江日报》记者屈建成错把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当专家。
2014年9月22日,《长江日报》(记者朱佳琦 通讯员徐剑飞 黎江东 梅海兵)《三年前,无奈被调剂进“冷”专业;毕业时,意外遇到求职“春天” 不受待见的专业“逆袭” 你赶上了吗》:专家提醒不要掉入“好专业”陷阱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学生在基础教育求学阶段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高考时对大学和专业知之甚少,很容易对专业“望文生义”,也容易跟风从众,缺乏独立判断。考生和家长热衷于选择金融、法学、工商管理、计算机这类听上去很好的专业,加之高校迎合“需求”,纷纷增设这类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导致这类专业报考很“热”,而就业很“冷”。所以,考生在选报志愿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来选专业,有兴趣、适合自己的专业就是好的专业。
http://whcb.cjn.cn/html/2014-09/22/content_5369749.htm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长江日报》记者朱佳琦错把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当专家。
2014年10月3日,《长江日报》(记者王震 通讯员黎江东)《武大首次入围 武汉理工再上榜》:昨天,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了2014-2015年度世界大学400强榜单,我国内地包括武汉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共11所高校上榜,其中,武汉理工大学继去年首次入围后,今年再次进入该榜单,成为我国内地入围高校中唯一非“985工程”的“211工程”高校。应该怎样看待各种大学排行榜?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每所大学在不同指标体系的大学排行榜中,会有不同的表现,一所学校在此榜表现优异,而在彼榜表现不佳,很正常,这种社会评价体系有利于大学多元办学,而不是千校一面。大学要坚持自己的办学定位,办出个性和特色,这样才能在各个层次、各个类型都办出一流。
http://whwb.cjn.cn/html/2014-10/03/content_5373589.htm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长江日报》记者王震错把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称为教育专家。
2014年10月3日,《长江日报》(记者朱建华)《武汉理工大与武大 同时进入全球400强》:对武汉理工大学以“黑马”形象跻身世界400强,高等教育研究专家熊丙奇撰文指出,“每所大学在不同指标体系的大学排行榜中,会有不同的表现,一所学校在这一排行榜中表现优异,而在另外的排行榜中表现不佳,是很正常的,这是因为各排行榜选择的排行指标不同。这种社会评价体系,有利于大学多元化办学,而不是千校一面。”
http://cjrb.cjn.cn/html/2014-10/03/content_5373507.htm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长江日报》记者朱建华错把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称为高等教育研究专家。
2014年12月25日,《长江日报》(记者黄琪 通讯员赵明)《高校弹性学制改革后 提前毕业不多 延迟毕业不少》:记者了解到,弹性学制是高校改革的一个方向,学制为3-6年,学生三年修满规定学分可提前毕业,四年没修满学分的可延迟毕业。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曾指出,“弹性学制”是把选择课程、老师、时间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并通过学生的选择,促使学校重视人才培养质量。
http://cjrb.cjn.cn/html/2014-12/25/content_5402779.htm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长江日报》记者黄琪知道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不是专家学者。
2015年2月10日,《长江日报》(记者屈建成)《大学排行榜真的靠谱吗?湖北一家新机构要给排行榜作“诊断”》:昨天,长江教育研究院教育评价研究中心正式组建,作为第三方评价机构,该中心将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进行了评价。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称,在教育的评价、评估上,政府必须全部退出。正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自我评价、评估,导致了现在的“千校一面”,不利于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
http://whwb.cjn.cn/html/2015-02/10/content_5417357.htm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长江日报》记者屈建成知道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不是专家学者。
2015年2月10日,《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通讯员周健)《舍弃每年10万元津贴 88岁章开沅 请辞“资深教授”获批 资深教授和院士请辞成功仅两人》:先后4次请辞“资深教授”的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章开沅,昨日终于卸下了这个一年可享受10万元津贴的头衔。他由此成为中国社科界辞去“资深教授”第一人。在昨日校方举行的荣休仪式上,88岁的章开沅被授予“荣誉资深教授”称号。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实行院士和资深教授退休和退出制度终究只能解决表面问题。让院士和资深教授回归学术荣誉,与各种利益脱钩,才是这项制度改革的关键。
[url]http://cjrb.cjn.cn/html/2014-04/17/content_5311195.htm[/url]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长江日报》记者李佳知道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不是专家学者。
2015年2月11日,《长江日报》(记者王刚)《一省示范高中 债务8000万 湖北已在着手解决高中负债问题》:昨日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上,省教育厅负责人透露,湖北已在着手解决高中负债问题,支持高中健康发展。“过去4年,一些地方政府主导进行了普通高中债务化解,但同时有些地方仍在举债发展。由此,‘1600亿元’这一数字很有可能是有增无减。”昨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接受采访时说。熊丙奇认为,地方政府作为举办者,应该保障对学校的投入,不应让学校自己背上债务。
http://cjrb.cjn.cn/html/2015-02/11/content_5417635.htm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长江日报》记者王刚知道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不是专家学者。
2015年3月26日,《长江日报》(记者屈建成 陈玲)《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突然大变脸 校长实名推荐缘何夭折》:著名教育家熊丙奇称,北大对校长实名推荐制进行调整是在回应舆论关注。但新计划是否能确保公平、公正,还有待观察。
http://whwb.cjn.cn/html/2015-03/26/content_5428695.htm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长江日报》记者屈建成陈玲涉嫌吹捧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为著名教育家。
2015年9月2日,《长江日报》(记者耿尕卓玛)《武汉名校女教授外地涉嫌行贿被查!学院回应称不知情》:根据恩施州人民检察院官方微信“恩施州检察”8月31日发布的权威消息:2015年8月24日,利川市检察院机关决定,依法对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王艳涉嫌行贿犯罪立案侦查。案件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教育学者熊丙奇曾评价:卷入其中向掌握课题资源的官员们行贿的教授,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主动向官员行贿,以获取课题立项,二是被动行贿,在多次申报课题无果之后,在其他懂行的“高人”的指点下,不得不适应“潜规则”,向官员送礼。但不管哪种情况,这都破坏学术规则,既是学术不端,也涉嫌违法犯罪。
http://news.cjn.cn/sywh/201509/t2702640.htm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长江日报》记者耿尕卓玛错把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称为教育学者。
2015年9月10日,《长江日报》(记者屈建成 通讯员王志琦 何能 谢子凌)《学习散漫却不以为然,跷课是家常便饭华中农大20名本科生被退学》:21世纪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熊丙奇称,我国高校每年都会有大量学生被退学。他们都是因为没有好好在校学习,学习成绩不合格,没有达到学校的要求而被勒令退学。以前国内高校普遍都是严进宽出,如今更多的高校是严进也“严出”,严把质量关口。从这一点来说,具有积极意义。
http://whwb.cjn.cn/html/2015-09/10/content_5471869.htm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长江日报》记者屈建成知道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不是专家学者。
2015年10月31日,《长江日报》(记者郑汝可 通讯员董明君 李璇)《大学教师群发红包 提醒同学按时上课少数学生认为“不太严肃”》:昨日获悉,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的一位教师,用“发微信红包”的方式,提醒同学们按时上课。他认为,这种方式能增进师生感情。知名教育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认为,只要不是学校的要求,作为老师个人行为“发红包”,就没有必要干涉。年轻老师为了活跃气氛,这样做未尝不可。
http://cjrb.cjn.cn/html/2015-10/31/content_5484162.htm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长江日报》记者郑汝可错把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吹捧为知名教育专家。
2016年2月2日,《长江日报》(记者 屈建成)《取消校荐 报考专业与特长要匹配 你准备好了吗?》: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曾公开表示,要想保证自主招生的公平公正,必须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成立独立的招生委员会,负责制定标准、规则并监督实施,才能遏制招生腐败。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长江日报》记者屈建成知道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不是专家学者。
2016年6月28日,《长江日报》(记者 高萌)《第六批虚假大学两所冠名武汉 网站昨日仍可登录》:昨日中午,参与出版《中国教育蓝皮书》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曝光的虚假大学严格意义上讲不叫“野鸡大学”。野鸡大学是确实存在的大学,只是学历不被承认;而网上公布的虚假大学没有实体,通过网站进行招生诈骗,其行为与电信诈骗性质相似。昨日,参与出版《中国教育蓝皮书》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大学网”曝光系列虚假大学名单有助于堵死虚假大学的生长空间。至于网友对网站打错对象或是被收买这样的担心,他觉得大可不必,“对于一家提供信息评估服务的企业来说,失信等于作死”。
http://cjrb.cjn.cn/html/2016-06/28/content_5541206.htm
http://news.cjn.cn/sywh/201606/t2845665_1.htm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长江日报》记者高萌知道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不是专家学者。
2016年11月15日,《长江日报》(记者柯兵)《武大校友10年为母校捐资助建7栋楼 校友捐赠是评价一流大学核心指标》:昨日,记者从武汉大学获悉,1995年至2015年底,20年间武汉大学接收的捐赠协议总金额达到14.53亿元,其中,校友捐赠12.31亿元。武大校友的捐赠主要用于校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奖助学金项目。最近10年来,武汉大学有7栋大楼得益于武大校友的捐赠与资助。“国外很多世界一流大学,如哈佛、耶鲁等,都把校友捐赠作为彰显其办学实力与办学质量的核心指标,也是评价大学的重要指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曾在接受采访时说。
http://cjrb.cjn.cn/html/2016-11/15/content_5572487.htm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长江日报》记者柯兵知道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不是专家教授。
迄今为止,在国务院、国家教育部、上海市政府、上海交通大学等官方“教育专家”资料库里,检索不到“熊丙奇”的信息。
迄今为止,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没有“教育专家”证明文件。
迄今为止,任何媒体的活人看不到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持有“教育专家”证明文件。
2006年10月和2014年12月,熊丙奇在博客宣称:“我不是教授,连教师也不是”。
2006年10月20日,网易“熊丙奇的博客”《我不是教授,连教师也不是》:我是一个高等教育问题的业余研究者,谈不上专家,也不是教授。
http://xbqblog.blog.163.com/blog/static/1302041492009914641306/
2014年12月26日,熊丙奇新浪微博《我不是教授,连教师也不是》补记:我是一个高等教育问题的业余研究者,谈不上专家,也不是教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cf47710102vcnh.html
2013年3月6日,科学网 ( 京ICP备14006957 )“化学人生”肖重发(南昌大学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的博文《熊丙奇纯粹就是一个垃圾!》:看到有人质疑熊教授!我也凑合几句。熊丙奇不知怎么就红了,几乎所有的教育问题总有他的声音。可是我没有看到一句有点价值的话。也没有看到他有什么学术著作!那些记者真的要反省了,难道真正的教育学者都死光光了么?非得采访熊教授不可?
2013年3月6日,马红孺跟帖:曾经的交大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校报编辑。如果说他是宣传专家,忽悠专家,我信;如果说是教育专家,那基本上大街上随便拉一个人都可以当教育专家了,呵呵。
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以民办非营利社会组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的名义身份利用媒体发表的言论,应当引起注意和警惕。
需要说明的是:
第一、21世纪教育研究院是民办非营利社会组织,没有任何行政级别,属于屌丝(diors)阶层群体,难登大雅之堂,不具有官方权威。21世纪教育研究院办公地点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15号北发大厦B座308室。似乎只有一个房间两部电话三名工作人员支撑门面?或许找不到院长、副院长的“官邸”。“21世纪教育研究院”很像放大了的“皮包公司”。“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没有任命文件或聘任证书,自封的“一官半职”,相当于个体户雇佣的“打工仔”,马尾巴拴豆腐,提不起来。“下三烂”“窝囊废”。不体面。能不提,就尽量不要提起了。
第二、民办非营利社会组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或属于政治团体),不是公办教育科研机构,不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指挥部或设计院。主流媒体采访教育事务,应当首选国家教育行政机关和公办教育科研机构,而不是民办非营利社会组织21世纪教育研究院。
第三、民办非营利社会组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不属于教育科研人员,不是学术权威,不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总指挥或总设计师。主流媒体采访教育事务,应当首选国家教育行政机关和公办教育科研机构的权威人士,而不是民办非营利社会组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及其代表人物。防止喧宾夺主。避免鱼目混珠滥竽充数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第四、媒体体现主办者的意志,维护主办者的利益,是世界通例。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主流媒体是“御用”喉舌,不是民办非营利社会组织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舆论平台和发号施令的工具。不可以舍本逐末,更不可以本末倒置。不能吃里扒外,不能“吃刘秀的饭,给王莽效劳”。
第五、新闻媒体的当家人和舆论把关人必须旗帜鲜明地履行管理职责,不能把阵地拱手相让。主流媒体应当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绝对不可以引狼入室开门揖盗,把话语权拱手交给民办非营利社会组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及其代表人物。
第六、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个别媒体(包括早报、晨报、时报、晚报、网站等等)不要拿着民办非营利社会组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及其代表人物的鸡毛当令箭,肆意挑战执政党和政府的权威。
2011年11月27日,《中国青年报》(记者 桂杰 实习生 艾瑞红)《熊丙奇:发出批评之声是学者应有义务》:经常关注熊丙奇博客的人也许会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那就是他的博客内容主要是对当前教育制度的批评。对教育体制的过多批评,也一度引起有关部门的不满,甚至曾经把他列为不受欢迎的人。
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提供给媒体的文章有时主题不明确,概念不确切,事实不准确,观点不正确。
主流媒体发表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的不当言论或许得不偿失。
全国主流媒体应当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全面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媒体从业人员发表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的言论应当审慎,以免损害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以上内容,约****字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authentic
中国互联网协会 京ICP备05006316号-2 互联网真实身份认证平台*认证码:10005616
动态IP:亚太地区43.224.213.110 中国106.39.248.110 黑龙江111.40.52.110 大庆60.218.21.110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年过花甲不知天命。老朽愚钝幼稚可笑。独特方式报效国家服务人民。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常引用网络文字资料,发表文章不是为了得稿酬,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你如果想了解熊丙奇,请咨询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领导班子成员
宣传部部长、新闻中心/文明办主任 胡 昊 34206226
宣传部副部长(兼)、医学院宣传部部长 闵建颖 63846590*776346
宣传部副部长 谈 毅34207614
文明办副主任 王琳媛34206278
宣传部副部长 朱 敏34206264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办公室迁往闵行校区宣怀大道行政B楼,
室号 部门 新电话号码 传真
717 党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34206221 34206231 34206278 34206223
708 党委宣传部 34206226 34206223
709 新闻中心(含交大新闻网、校刊编辑部)3420627434206264 34206254
721 网络宣传与管理办公室 34206266 34205021
收藏 分享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