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树堂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温州 城建 S1 S2 M1

《农民日报》涉嫌抄袭未来网发表的自由撰稿人熊丙奇的言论

已有 292 次阅读2016-11-16 10:31 |个人分类:教育研究

《农民日报》涉嫌抄袭未来网发表的自由撰稿人熊丙奇的言论
【仅供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讨论参考,初稿,待充实修改】
《百度百科》介绍,《农民日报》最初由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于1980年4月6日在北京创刊,原名《中国农民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张面向全国农村发行的报纸,是一份中央级、综合性大报。1985年,《中国农民报》更名为《农民日报》,邓小平同志欣然命笔题写了报名。1989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指示,农民日报社成建制划归农业部领导,作为全国性、综合性的中央级报纸,它继续履行党和政府指导全国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舆论工具的职能。30多年来,《农民日报》作为党和政府指导全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始终如一地发挥政治优势,坚持党性原则,把政策宣传作为报纸的灵魂,在农村改革开放事业中,发挥了有力的政策指导作用。30多年来,她始终如一地坚持替农民说话,帮农民致富,在农业和农村工作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县乡领导及农民群众中享有盛名。
农民日报社是农业部直属司局级事业单位,是中央级综合性媒体机构。
网上搜索信息:
农民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唐园结
农民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胡乐鸣(曾任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
农民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陈江凡
农民日报社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总编辑李永生
农民日报社副总编辑詹新华
农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宁启文
农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副会长吕明宜
《农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何兰生
农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夏树
农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李永生
《农民日报》报社副总编李炜
农民日报社党委委员、秘书长王一民
《农民日报》社记者部主任焦宏
《农民日报》社评论部主任施维一
农民日报社通联中心主任邓建
《农民日报》科教周刊编辑部主任王玉琪
农民日报社农产品事业部主任徐道红
农民日报社品牌传播中心主任朱先春
农民日报社畜牧产业部主任周泓
2015年11月19日,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网(熊丙奇)《经费随学生走有利于解决随迁子女求学难题》:(作者熊丙奇,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文章第163次入选锐评栏目)
http://world.jyb.cn/opinion/pgypl/201511/t20151119_643727.html
2015年11月23日,《南方都市报》(熊丙奇)《经费随学籍走保障平等受教育权》:(作者系教育学者)
http://epaper.oeeee.com/ipaper/A/html/2015-11/23/content_14195.htm
2015年11月25日,《农民日报》(熊丙奇)《经费两统一:义务教育公平的新机制》:[url]http://szb.farmer.com.cn/nmrb/html/2015-11/25/nw.D110000nmrb_20151125_1-03.htm?div=-1[/url]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农民日报》发表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的文章仿佛就是抄袭。(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一稿多投造成媒体抄袭)
农民日报社是农业部直属司局级事业单位,是中央级综合性媒体机构。《农民日报》抄袭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网以及《南方都市报》的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的文章或许不算光彩。反映了《农民日报》编辑水平不高。
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涉嫌一稿双投,多得几百元稿酬,也比较寒酸,不足挂齿。
2016年11月9日,未来网(熊丙奇)《盲目撤点并校为何制止不了?》:教育部日前发布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有关问题的通报,要求各地高度重视做好规范布局调整工作,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和强行撤并,严格撤并条件,优先保障学生就近上学的需要,切实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可以说,对于坚决制止盲目撤点并校,我国已经三令五申。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大幅减少,导致部分学生上学路途变远、交通安全隐患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并带来农村寄宿制学校不足、一些城镇学校班额过大等问题,提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在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备案之前,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今年4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合理布局教学点,按标准配置教学设施和教师。改善寄宿制学校教学、图书、就餐、取暖等条件,加快消除大通铺现象。到2018年基本解决县城和乡镇学校超大班额问题。可是,在我国农村地区,却依旧继续存在盲目撤点并校问题。根据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与2014年相比,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4.29万所,比上年减少1.11万所。而与之对应,2015年,我国小学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都在提高(全国小学招生1729.04万人,比上年增加70.62万人;在校生9692.18万人,比上年增加241.12万人),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数量再以超过1万所的规模减少,就有点难以让人理解。这是不是地方政府部门继续在推进撤点并校。那么,遏制盲目的撤点并校,究竟难在哪里?在我国乡村地区,目前办学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政府部门把农村地区生源不足的学校撤掉,并进城市入学,政府部门的理由是让孩子们上好学,可这却增加了农村孩子上学的负担,也导致城市大班额问题。二是在国家叫停盲目的撤点并校,要求各地保留村小后,一些地方政府以勉强维持的心态对待村小,让居民觉得乡村教学点办学质量差,迟早要撤掉而选择到城镇学校求学,由此让村小在没有学生选择时自然消亡。如果不转变地方政府对待乡村学校的态度,以及目前的教育决策和管理机制,很难遏制乡村学校持续消亡的势头。首先,必须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决策时,广泛听取村民意见,不能政府部门单方面拍板强制推进。事实上,我国很多地方之前的撤点并校,在撤并时就遭到村民的反对的,可政府部门还是以让孩子到城镇接受更好的教育为由强撤。这是政府部门出于好管理而不是为学生好来布局乡村学校,因为办好每一所乡村学校,需要更多投入,并进行更复杂的管理,而把学校撤掉都集中在一起,管理是方便了,可乡村的读书气息却被消灭了,孩子上学路途遥远、交通隐患增加,辍学率回潮,而城镇学校的大班额问题十分突出,这些都是严重的撤点并校后遗症。针对这些后遗症,国家叫停盲目的撤点并校,并要求各地在撤点并校时要坚持民主决策,可是,不少地方还是政府部门说算了,并没有建立民主决策机制。其次,在学校办学管理中,要引入社区、村民教育委员会进行管理、监督。之所以有的地方政府保留了村小,可却不按国家规定(在校生100人以下的学校,按100人保障办学经费)保障投入,而是让村小处于低水平维持状态,是因为拨款权也掌握在政府部门,包括国家的转移支付,也交给地方政府支配。要让乡村学校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改变这种拨款机制,应该把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和省财政的统筹经费直接打进学校帐号,同时由社区、村民教育委员会参与教育发展决策,并监督政府投入与学校办学。这才能办好村民家边的学校,让乡村有教育基地,让孩子们在村里就就能上好学。(未来网评论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熊丙奇)
http://view.k618.cn/wlgcy/201611/t20161109_9418068.htm
2016年11月16日,《农民日报》(熊丙奇)《制止盲目撤点并校须转变教育决策机制》:教育部日前发布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有关问题的通报,要求各地高度重视做好规范布局调整工作,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和强行撤并,严格撤并条件,优先保障学生就近上学的需要,切实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可以说,对于坚决制止盲目撤点并校,我国已经三令五申。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大幅减少,导致部分学生上学路途变远、交通安全隐患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并带来农村寄宿制学校不足、一些城镇学校班额过大等问题,提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在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备案之前,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今年4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要合理布局教学点,按标准配置教学设施和教师。改善寄宿制学校教学、图书、就餐、取暖等条件,加快消除大通铺现象。到2018年基本解决县城和乡镇学校超大班额问题。可是在我国农村地区,盲目撤点并校问题依旧存在。根据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与2014年相比,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4.29万所,比上年减少1.11万所。与之对应,2015年,我国小学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都在提高(全国小学招生1729.04万人,比上年增加70.62万人;在校生9692.18万人,比上年增加241.12万人)。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数量以超过1万所的规模减少,极有可能是盲目和强行撤点并校的结果。在我国农村地区,目前办学普遍存在两种现象。一是政府部门把农村地区生源不足的学校撤掉,并进城市入学。理由是让农村孩子上好学,却事实上增加了农村孩子上学的负担,也导致了城市大班额问题。二是在国家叫停盲目撤点并校,要求各地保留村小后,一些地方政府以勉强维持的心态对待村小,让村民觉得乡村教学点办学质量差,迟早要撤掉而选择到城镇学校上学,由此让村小在没有学生生源的情况下自然消亡。应该说,不转变地方政府对待乡村学校的态度以及目前的教育决策和管理机制,很难遏制乡村学校快速消亡的势头。首先,必须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决策时广泛听取村民意见,不能由政府部门单方面拍板强制推进。事实上,我国很多地方之前的撤点并校,在撤并时就遭到村民反对,可有的地方还是以让孩子到城镇接受更好的教育为由强行撤并。有些撤并并不是建立在对乡村学校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而是为了减少投入和更复杂的管理而把学校撤掉并集中在一起的。如此一来,管理是方便了,乡村的读书气息却没有了。并且明显导致了孩子上学路途遥远、交通隐患增加、辍学率回潮,以及城镇学校的大班额问题突出。针对这些撤点并校后遗症,国家叫停盲目撤点并校并要求各地在撤点并校时要坚持民主决策。可是一些地方并没有真正落实,村民在学校布局调整中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其次,在学校办学管理中,要引入社区、村民教育委员会进行管理、监督。之所以有的地方政府保留了村小,却不按国家规定(在校生100人以下的学校,按100人保障办学经费)保障投入,而是让村小处于低水平维持状态,是因为拨款权掌握在政府部门,包括国家的转移支付也由地方政府支配。要让乡村学校得到更好地发展,就必须改变这种拨款机制,可以考虑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省财政统筹经费直接打进学校账号,同时由社区、村民教育委员会参与教育发展决策,并监督政府投入与学校办学。只有这样,才能办好村民家边的学校,让乡村有教育基地,让孩子们在村里就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http://finance.china.com.cn/roll/20161116/3988525.shtml

读完以上文字,给读者的初步印象是:《农民日报》涉嫌抄袭未来网发表的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的言论。或者是上海自由撰稿人熊丙奇涉嫌一稿双投。
一稿多投、一稿多发是报刊界常见的一种现象,广被人们诟病,甚至被指责为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甚至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0年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6号颁布)第三十三条 著作权人向报社、期刊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收到期刊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期刊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2011年03期《精神医学杂志》《禁止一稿多投》:【摘要】:"一稿多投"是指作者把自己的一部作品同时或者先后发给不同的出版社或其他媒体,即多次使用同一作品的行为。作者故意或无意的一稿多投会给出版单位带来严重的后果和损失,同时也会大大伤害作者在科研界、出版单位以及其他媒体中的信誉。
2011年9月2日,《潮州日报》(郭光豹)《抄袭一稿双投》:抄袭一稿双投,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初学作者来说,简直是两道不可悖逆的天条,谁敢触犯,必定灾难临头。从律师的辩护词中看到,抄袭一词,还可引申出剽窃照搬拿来套用引用借用转换模仿撞车等等诸多程度不同的词儿来。我坚定不移地维护作者权益,鄙视文抄公,特别是对那些被冠上著名衔头的人,还要去做不齿于人的笔墨梁上君子,实在难以理解。

以上内容,约****字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QQ:3391607971
authentic
中国互联网协会 京ICP备05006316号-2 互联网真实身份认证平台*认证码:10005616
动态IP:亚太地区43.224.213.110 中国106.39.248.110 黑龙江111.40.52.110 大庆60.218.21.110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并非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年过花甲不知天命。老朽愚钝幼稚可笑。独特方式报效国家服务人民。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杀鸡不用刀,水平比猴高。常引用网络文字资料,发表文章不是为了得稿酬,也不指望得到国家教育部党组嘉奖。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Authority
欢迎主流媒体采访教育部新闻发言人
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续梅 电话:0106609722501066096612
教育部办公厅新闻处处长 赵建武 新闻处副处长魏亚平01066096143,66097225;传真:0106609661 信箱:[email][email protected][/email]
教育部办公厅新闻处负责与中央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的沟通、联系,落实有关部门关于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协调、接待、安排新闻单位采访。
主流媒体咨询中国教育问题,请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联系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46号
邮政编码:100088
电话:010-62003408
传真:010-62003408
电子邮箱:[email][email protected][/email] [email][email protected][/email]
当您利益受损时,请先尽快向所在地教育部门举报。
教育部设立统一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接受社会监督。
电话:010-66092315/3315(7×24服务,全年无休)
邮箱:[email][email protected][/email]
你如果想了解熊丙奇,请咨询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领导班子成员
宣传部部长、新闻中心/文明办主任 胡 昊 34206226
宣传部副部长(兼)、医学院宣传部部长 闵建颖 63846590*776346
宣传部副部长 谈 毅34207614
文明办副主任 王琳媛34206278
宣传部副部长 朱 敏34206264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办公室迁往闵行校区宣怀大道行政B楼,
室号 部门 新电话号码 传真
717 党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34206221 34206231 34206278 34206223
708 党委宣传部 34206226 34206223
709 新闻中心(含交大新闻网、校刊编辑部)3420627434206264 34206254
721 网络宣传与管理办公室 34206266 34205021


【参考资料】
2013年06月20日,财新网 《官方澄清网传农民日报社长贪腐不属实》:据中国农业新闻网6月19日消息,当日下午3时,中央纪委驻农业部纪检组和农业部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专程到农民日报社,通报了关于网传农民日报社长唐园结贪腐问题的核查情况和处理意见,称相关微博反映唐园结四个方面的问题均缺乏事实依据,不能认定,对微博反映的问题作了结处理。中纪委驻农业部纪检组通报说,5月下旬,新浪微博反映农民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唐园结的有关问题共四个方面:一是在农村杂志社离任审计时被查出贪污公款50余万元,最终退钱了事;二是经重庆记者站女记者邓俐之手,假借支付发行人员劳务费为名,用假发票、假身份证骗取200余万元公款入自己囊中;三是不顾社党委大多数领导激烈反对,执意提拔邓俐为重庆记者站站长(正处级),邓俐从普通记者到处级干部历时仅为三年;四是违规招录社会闲散人员,调入自己亲戚,三年共计30余人。通报说,5月30日至6月17日,中纪委驻农业部纪检组监察局会同农业部人事劳动司、财务司组成核查组,对微博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核查。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作出如下结论:从核查情况看,未发现唐园结在农村杂志社离任审计时被查出贪污公款50余万元问题和通过重庆记者站冒领报社发行费入个人囊中问题;提拔邓俐担任重庆记者站站长,报社按照任用干部的相关规定,履行了相应程序,不存在唐园结不顾社党委大多数领导激烈反对,执意提拔问题;邓俐从2002年4月正式调入农民日报到2009年11月任重庆记者站副站长,其间在报社工作7年多,微博反映邓俐从普通记者到处级干部历时仅为三年问题不属实;招录聘用人员遵从了部和报社有关制度,未发现存在违规招录社会闲散人员和唐园结亲属问题。综上,微博反映唐园结四个方面的问题均缺乏事实依据,不能认定,对微博反映的问题作了结处理。据农民日报社有关负责人说,谣言微博的捏造和传播者严重损害了唐园结本人及报社的声誉和名誉,对农民日报社事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唐园结本人以及农民日报社将保留采取法律措施的权利。
http://china.caixin.com/2013-06-20/100543507.html
2015年8月13日,《法制时报》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记者熊琳)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12日向社会公布包括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副总经理李大川涉嫌受贿罪、农民日报社后勤服务中心主任李英杰涉嫌受贿罪、朝阳区建委原副主任祝远纪涉嫌受贿案共三起案例。2015年1月29日,朝阳区检察院以涉嫌受贿罪,对农民日报社后勤服务中心原主任李英杰立案侦查并采取刑事拘留;2月13日,经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决定,对其依法逮捕;朝阳区检察院于3月31日对该案侦查终结,并移送审查起诉。目前,犯罪嫌疑人李英杰被羁押于朝阳区看守所。检方称,经查,犯罪嫌疑人李英杰在担任农民日报社后勤服务中心主任期间,利用负责农民日报社东区办公楼等房产出租、管理的职务便利,于2011年7月和9月间,分别收受相关单位给予的贿赂款,为其在房屋承租、开展经营等方面提供帮助。其行为涉嫌构成受贿罪。
http://fzsb.hinews.cn/html/2015-08/13/content_1_6.htm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小黑屋|广告合作|手机版|榕树堂 ( 浙ICP备16043944号-1 )

GMT+8, 2025-7-16 17: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